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十三五”國家規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導“十三五”期間各地區、各部門信息化工作的行動指南。
《規劃》指出,“十三五”時期是信息化引領全面創新、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是我國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成長為全球互聯網引領者的關鍵窗口期,是信息技術從跟跑并跑到并跑領跑、搶占戰略制高點的激烈競逐期,也是信息化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新舊動能充分釋放的協同迸發期,必須加強統籌謀劃,主動順應和引領新一輪信息革命浪潮。
《規劃》強調,要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著力補齊核心技術短板,全面增強信息化發展能力;著力發揮信息化的驅動引領作用,全面提升信息化應用水平;著力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普遍期待和經濟社會發展關鍵需要,重點突破,推動信息技術更好服務經濟升級和民生改善;著力深化改革,全面優化信息化發展環境,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動力。
《規劃》要求,要堅持以惠民為宗旨、全面深化改革、服務國家戰略、全球視野發展、安全與發展并重等主要原則,到2020年,“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信息化能力躋身國際前列,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實現系統性突破,信息基礎設施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信息經濟全面發展,信息化發展環境日趨優化。信息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數字紅利充分釋放。信息化全面支撐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堅實支撐。
《規劃》提出了引領創新驅動、促進均衡協調、支撐綠色低碳、深化開放合作、推動共建共享、防范安全風險6個主攻方向;部署了構建現代信息技術和產業生態體系、建設泛在先進的信息基礎設施體系、建立統一開放的大數據體系、構筑融合創新的信息經濟體系、支持善治高效的國家治理體系構建、形成普惠便捷的信息惠民體系、打造網信軍民深度融合發展體系、拓展網信企業全球化發展服務體系、完善網絡空間治理體系、健全網絡安全保障體系等10方面任務;確定了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超前部署、北斗系統建設應用、應用基礎設施建設、數據資源共享開放、“互聯網+政務服務”、美麗中國信息化、網絡扶貧、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網上絲綢之路建設、繁榮網絡文化、在線教育普惠、健康中國信息服務等12項優先行動;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規、創新制度機制、開拓投融資渠道、加大財稅支持、著力隊伍建設、優化基礎環境等6個方面的政策措施。
《規劃》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和統籌部署下,把信息化工作提上重要日程,提高信息化發展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協調性。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分解細化任務,明確完成時限,確保各項任務落地。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組織實施,落實配套政策,扎實有序推動信息化發展。
“十三五”信息化發展主要指標
指標 | 2015年 | 2020年 | 年均增速
(%) |
總體發展水平 | |||
1.信息化發展指數 | 72.45 | 88 | — |
信息技術與產業 | |||
2.信息產業收入規模(萬億元) | 17.1 | 26.2 | 8.9 |
3.國內信息技術發明專利授權數(萬件) | 11.0 | 15.3 | 6.9 |
4.IT項目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例(%) | 2.2 | 5 | 〔2.8〕 |
信息基礎設施 | |||
5.光纖入戶用戶占總寬帶用戶的比率(%) | 56 | 80 | 〔24〕 |
6.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 | 40 | 70 | 〔30〕 |
7.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 | 57 | 85 | 〔28〕 |
8.貧困村寬帶網絡覆蓋率(%) | 78 | 90 | 〔12〕 |
9.互聯網國際出口帶寬(Tbps) | 3.8 | 20 | 39.4 |
信息經濟 | |||
10.信息消費規模(萬億元) | 3.2 | 6 | 13.4 |
11.電子商務交易規模(萬億元) | 21.79 | >38 | >11.8 |
12.網絡零售額(萬億元) | 3.88 | 10 | 20.8 |
信息服務 | |||
13.網民數量(億) | 6.88 | >10 | >7.8 |
14.社會保障卡普及率(%) | 64.6 | 90 | 〔25.4〕 |
15.電子健康檔案城鄉居民覆蓋率(%) | 75 | 90 | 〔15〕 |
16.基本公共服務事項網上辦理率(%) | 20 | 80 | 〔60〕 |
17.電子訴訟占比(%) | <1 | >15 | 〔>14〕 |
注:〔 ? ? ?〕表示五年累計數,單位為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