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2017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范四川分場活動啟動儀式在巴中市通江縣舉行,拉開了我省“三下鄉”活動序幕。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按照中宣部統一部署,2017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范活動在長征途經的15個省(區、市)同步啟動。作為參與省份之一,我省的活動由省委宣傳部聯合省文明辦、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等18個省級部門共同開展,活動以“弘揚長征精神、助力精準脫貧”為主題。
省科技廳在先期摸底對接、明確需求的基礎上,針對通江縣特色產業發展和脫貧攻堅技術需要,組織了川農大、省農科院、省畜科院、省林科院、省食品研究設計院、中科院成都分院、省自然資源研究院、省原子能研究院、省科技信息研究所、省科技交流中心、省分析測試服務中心等12家高校院所的50余名科技人員組成送科技下鄉專家團隊,在活動現場開展了實用技術咨詢服務、新品種示范推廣和科普知識宣傳,向通江縣捐贈了農業種養殖技術、科普知識圖書、資料12000冊、優良農作物新品種20余種100公斤,核桃樹苗100株,環保宣傳袋200個。
來自通江縣各鄉鎮的群眾數千人參加了此次集中示范活動,大家紛紛圍住科技服務展位,咨詢種養殖技術難題,參與科普展示互動,領取科技宣傳資料。專家們針對群眾關心關注的科普熱點、生產技術問題等內容進行了耐心細致的回答講解。
在集中示范活動進行的同時,由省農科院和省畜科院的專家組成的基層服務小分隊深入到通江縣扶貧村民勝鎮鸚鴿嘴村和火炬鎮茍家壩村,圍繞高產優質葡萄規范化栽培技術和空山黃牛保種及繁育養殖關鍵技術對當地種植和養殖龍頭企業、專合社社員、種養大戶和群眾100余人,開展了專業技術培訓和生產現場指導服務。專家授課內容瞄準生產需求,講授方式通俗易懂,并下到田間地頭和牲畜圈舍,面對面、手把手傳授專業知識,解決具體問題,得到參與群眾的一致好評,紛紛表示這樣的送科技下鄉接地氣、重實效,收獲很大。
本屆送科技下鄉活動是省科技廳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要求,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深入開展“走基層、解難題、辦實事、惠民生”活動的實際行動。通過深入生產生活一線,提供緊貼需求的精準服務,讓科技創新支撐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讓老區人民共享創新發展成果,讓科學知識和創新理念廣泛傳播,形成講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文明新風,為老區留下一支帶不走的“科技下鄉”隊伍,助力老區脫貧攻堅,與全省同步實現全面小康。